「
人脸识别」的起源,竟然和「马蜂窝照相」有关?
「人脸识别」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日益普及,从手机解锁到刷脸支付,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它带来的方便。但你知道吗,「人脸识别」的起源,竟然与「马蜂窝照相」有关?
最早能追溯到人脸识别技术的文献来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正在研发一种能够识别人类面孔的技术。但这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如何为计算机提供足够的面孔资料?当时又没有网络,也没有图片库,于是研究人员们开始转向野生动物学领域,借用了「马蜂窝照相」的方法。
所谓「马蜂窝照相」,其实是指利用特殊的相机,对一个区域内所有颜色不同的物体进行拍摄。比如,如果你使用这种相机对一堆彩色布块拍照,最后得到的照片就像是一张上面布满了许多马蜂窝的网格纸一样。马蜂窝照相主要用于野生动物研究,可以得到大量植物、昆虫和鸟类等的图片。利用这些图片,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创造了一个名为「Facsimile」的计算机程序,这是计算机上第一个成功识别人脸的程序。
当时的「Facsimile」程序,其实和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有些区别。它主要利用特征点、线条和比例等形态特征进行人脸识别。当然,这种手动特征提取方式过于繁琐,仅仅能够识别一些简单的面孔,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可以实现高精度的面部识别,例如在医学、交通和安保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所以,当你使用现代的人脸识别技术时,不妨回想一下那些马蜂窝照相的图片,或许它们就是人脸识别技术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