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
的冷知识:国际音标的历史与发展
国际音标(IPA)是一个用于描述各种语言音素(语音单位)的符号系统,由英国语言学家_phonetician_ 提纳斯·亨利(_Henry Sweet_)于19世纪末发明。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该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普及的音标系统之一,它为语言学家、声学家、语音治疗师、歌唱家等专业人士提供方便的音标表示方法。
IPA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一些欧洲语言学家开始尝试使用各种符号来表示不同的音素。然而,这些符号通常是基于本土语言和传统的拼写习惯,因此给跨语言、跨文化交流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世纪末英国一位年轻的语言学家,提纳斯·亨利开始异想天开,他试图发明一个普适的、能够跨越不同语言和文字的符号系统。
为实现这个目标,亨利开始研究人类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和语音音位的声学特征。他发现,不同的语音音位可以用一些简单的音素来描述,这些音素的组合可以用一种统一的、纯符号化的语言来表示。在1900年,他发表了《A Handbook of Phonetic Alphabet》一书,其中详细地介绍了他的符号系统和标音方法,并称之为“Phonetic Alphabet”。
Phonetic Alphabet 很快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为了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这个系统,亨利与其他一些国际知名的语音学家组成了国际语音学协会(_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IPA_),并在1880年创刊了《国际音标》(_International Phonetic Journal_)。从那时起,IPA开始成为世界各地语音学家、语言学家和文字学家的共识性标准。
IPA符号的设计思想在于能够将任何一种语音音素精确的表述出来,符合同一套标准,并能够适用于所有的语言,这就使得各种不同的方言和口音也都能够被完美的表达出来。IPA符号的构成非常简单,包括了元音、辅音、重音、重读节奏、鼻音等音节要素,从而能够描述出完备的发音特征。
尽管几乎所有的新兴语言都采用了IPA符号,但是这个符号系统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对于一些极为复杂、超出人类发声器官生理构造的音位,IPA并不能很好的描述。此外,由于IPA符号包括了过多的音位,使得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显得繁琐,学习成本也很高。面对这些困难,语音学家们继续努力探索新的发明创造,以便更好地适应各种自然语言和发音研究需求。
最后,IPA不仅是世界上最普及的音标系统之一,也是语言科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致力于推广和完善语言学研究方法,IPA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桥梁,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沟通、交流和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细微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