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
盲症,也称为面孔失认症,是一种神经认知障碍,患者往往难以识别熟悉人的面孔。这种疾病看起来非常神秘,让人感到困惑。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冷知识背后的故事。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脑部对于面孔的处理方式。在健康人身上,处理面孔的神经系统位于颞叶。当我们看到一张面孔时,面部信息会被传递到颞叶,我们会对该面孔的特征进行识别和加工,进而认出这张面孔。在神经系统损害的情况下,这个过程就会被打乱。
事实上,脸盲症在科学领域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专家认为,大脑中控制面部信息处理的区域——即颞叶中的颜面复合物(FFA)可能与此症状相关。
图片识别是一个很好的类比。我们当然可以写一个计算机程序来识别一辆汽车或一个房子,但编写一个程序来识别一个人的脸、一张人物画或者一个艺术雕塑,就要复杂得多了。
值得注意的是,脸盲症并不是一种很少见的病症。据研究,大约有2%的人口可能患有某种程度上的脸盲症。一些脑部受损的患者或者自闭症患者也可能出现此病症,但一般认为,脸盲症是一种天生的身体缺陷。
尽管和常人相比生活会有一定的不便,但脸盲患者也并没有理由感到沮丧。事实上,脸盲症让人不得不去关注更多的因素来识别一个人,如:声音、语言、肢体姿势等。哪怕这极端的情况并不常见,但病人们多年来的自我调整已经可以让他们在家庭和职业领域里成功地融入。
此外,还有一些著名的脸盲患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就曾经承认自己在布满人物的小镇上走路,也不能认出自己许多年轻时以为永远不可能忘记的人。
总而言之,脸盲症身上背负着浓重的谜团,但是这个疾病给了我们启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关系远不只是靠一个面孔来决定的。当我们意识到脸盲症患者是如何通过观察其他特征来判断一个人时,我们就深刻意识到了缺陷也可以是一种有价值的财富。在强调表面和外表的当下,这种启示是更为珍贵的。